5..jpg (88.79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2013-6-30 15:49 上傳
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我們?yōu)?013年夏季畢業(yè)的研究生舉行畢業(yè)典禮,這是一個同慶祝的日子,我們有415名博士生和1979名碩士生即將獲得學位;今天也是一個傷離別的日子,因為你們中的很多人即將離開學校、從此天南海北。我代表全校教職員工,特別是全體研究生導師向你們,并通過你們向支持你們完成學業(yè)的家人、親友表示衷心的祝賀,對你們在學期間為天津大學的發(fā)展所做出的貢獻表示感謝! 同學們,幾年前,你們經歷了層層選拔,以優(yōu)異的成績和表現成為天津大學的研究生。這幾年中,你們經歷了完整的科研訓練,今天你們即將拿到的學位證書證明你們已經成為了一名合格的科研工作者。此時此刻,你們一定憧憬著未來,期待可以取得更高水平的成果、可以成為所在單位不可或缺的骨干、可以實現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計劃等等。作為校長和老師,我期待你們都能夠不斷地取得進步、實現理想。但是,人生總是那么難以預料,也許在你已經千辛萬苦做出了研究成果的時候,別人已經比你早一步獲得與你相同的成果并率先發(fā)表,也許你的領導無法理解你天才的想法,也許在你的創(chuàng)業(yè)路上坎坷不斷、危機四伏,也許你仍然需要面對生活的嚴峻考驗,如此等等挫折與困難可能是人生的必修課,怎么辦?我的答案是,牢記“實事求是”! 實事求是不僅是我們的校訓、我們的文化基因,更是我們思想和行動的準則。趙天麟校長當年總結出“實事求是”的校訓是與我們這所大學的辦學目的密不可分的,119年前“甲午海戰(zhàn)”的慘敗敲醒了國人,“自強首在儲才,儲才必先興學”,北洋大學為了“興學強國”而生。依靠“實事求是”,我們在災難深重的晚清王朝建立起了一所“西學體用”的大學,培養(yǎng)了大批“興學強國”的棟梁,北洋的教師制造出中國第一臺飛機發(fā)動機,北洋的畢業(yè)生主持建造出第一座中國人自行設計施工的跨江大橋,北洋大學成為“科學建國的堡壘”。依靠“實事求是”,我們在抗日戰(zhàn)爭的硝煙中弦歌不輟,高舉“七星燈火”,堅持為國家培養(yǎng)急需的工業(yè)人才。依靠“實事求是”,我們在經歷大規(guī)模的院系調整后重新煥發(fā)青春,提出“綜合性、研究型、開放式、國際化”的辦學理念,兩彈一星、長征火箭、神舟飛船、三峽大壩等等都凝聚了天大人的智慧和力量。依靠“實事求是”,我們牽頭的“天津化學化工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從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全國首批14個“2011計劃”的入選者之一。縱覽我們這所大學118年的歷史,困難挫折不可謂不多,但是一代又一代北洋人—天大人靠著實事求是,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勝利。我想,如果調查天大校友中佼佼者的成功經驗,相信他們的回答中最重要的一條一定是“實事求是”。 同學們,今天是你們的人生中值得紀念的日子,你們成為了最新一批的天大人,翻開了人生的新篇章。6月28日對于我們的國家來說也是必須牢記的重要日子,因為173年前的今天,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中華民族從此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災難之中。從那時開始,無數仁人志士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不惜拋頭顱灑熱血、奉獻青春與汗水。作為“實事求是”、“興學強國”的傳人,祖國的富強、民族的復興是我們與生俱來的責任,希望你們將個人的理想同國家的目標結合起來、將個人的事業(yè)同祖國的發(fā)展結合起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添磚加瓦、貢獻我們天大人的力量!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最后,向同學們道一聲“珍重”,祝大家在實現夢想的征途上始終踏實、健康、樂觀。天津大學永遠是你們,也是我們所有天大人共同的“家”。讓我們一心一德,共揚校譽于無窮! 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