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做爰免费视看片_欧美人善交videosg_麻豆精品无人区码一二三区别_国产日产精品久久久久兰花_国产欧美va欧美va香蕉在_大地资源网视频在线观看新浪_少妇人妻呻呤_精品久久久久久综合日本_www.亚洲最大夜色伊人_色播在线电影

天津大學論壇

 找回密碼
 注冊(開放注冊)
查看: 46976|回復: 3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新聞評論] 中國能向印度學什么?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fā)表于 2006-2-5 20:48: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3年發(fā)表的題為《印度能否趕超中國?》的文章里,哈佛商學院的韓太云(Tarun Khanna)和我指出,印度的國內企業(yè)部門是超越中國的重大競爭優(yōu)勢來源,因為印度的法治、民主程序和相對健康的金融體系,增強了該部門的實力。當時,印度可能比中國更有競爭力的觀點遭到了諸多嘲弄。

  兩年后,印度似乎已徹底擺脫了其不慌不忙的“印度增長速度”,即2%到3%左右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增長速度,其經濟表現(xiàn)正開始接近東亞的水平。從2005年4月至6月,印度的GDP增長了8.1%,而上年同期的增長為7.6%。更令人驚嘆的是,印度建新廠和設備的國內投資只及中國的一半水平,外國直接投資也只有中國的10%,卻取得了這一成就。過去兩年,盡管中國的GDP維持了高增長,但在2003年和2004年,中國將近50%的GDP投資到了國內的工廠和設備上,差不多與印度的整個GDP相當。這一比例超過任何其它國家,甚至超過了中國在中央計劃經濟年代里自己夸大的水平。證據(jù)明顯依舊:中國的增長源自龐大的資源積聚,而印度的增長則來自不斷提高的效率。

  微觀經濟學證據(jù)也能更清楚地說明印度的情況。印度股市近年來猛漲,而中國的情況則截然相反。2001年,上證指數(shù)達2200點,而到2005年時,一半的財富都蒸發(fā)掉了。2005年4月,上證指數(shù)為1135點。一邊是股市急劇下滑,一邊是GDP年增長超過9%。很難再找出一個這樣的國家,卓越的宏觀經濟表現(xiàn)和慘淡的微觀經濟表現(xiàn)奇怪地交織在一起。這兩種模式的融合是個時間問題。

  那么,為什么印度在變強呢?經濟學家和分析師往往都嘲笑印度沒有能力吸引外國直接投資。這種對外國直接投資的偏執(zhí)既奇怪又有害。學術研究沒有得出讓人信服的證據(jù),說明外國直接投資與負責的經濟政策、教育投資、健全的法制和金融制度相比,是經濟發(fā)展的最佳道路。事實上,人們很容易就能想到反例。60年代的巴西是外國投資者的寵兒,但巴西最終辜負了他們的期望。在60年代和70年代,日本、韓國和臺灣得到的外國直接投資很少,但卻成為了世界上最成功的經濟體。

  經濟試金石并非在于一國能否吸引到大量外國直接投資,而在于該國是否有培養(yǎng)創(chuàng)業(yè)、支持健康競爭,以及相對免受粗暴政治干預的商業(yè)環(huán)境。在這方面,印度比中國做得出色。印度出現(xiàn)了一批世界級企業(yè),包括軟件業(yè)的信息系統(tǒng)公司(Infosys)、制藥業(yè)的蘭伯西制藥(Ranbaxy)、汽車零部件業(yè)的巴夏汽車公司(Bajaj Auto),以及汽車裝配業(yè)的Mahindra。它們的出現(xiàn)絕非偶然。

  盡管印度的金融體系有許多缺陷,但它卻不像中國的金融體系那樣歧視小型私人企業(yè)。信息系統(tǒng)公司就受益于這一體系。該公司由7名創(chuàng)業(yè)家創(chuàng)辦,他們都沒多少政治方面的社會關系,90年代初,在沒有硬資產的情況下,他們成功地從印度的銀行與股票市場獲得了資金。無法想象一家中國銀行,會貸款給類似信息系統(tǒng)公司的中國企業(yè)。

  中國賴以成名的世界級制造企業(yè),幾乎毫無例外全是外國直接投資的產物,而非中國本土公司的產物。沒錯,“中國制造”的標簽,仍然比“印度制造”的標簽更為普遍,但在中國制造并不一定是由中國制造。用不了多久,“印度制造”將成為“由印度制造”的同義詞,印度人不僅會從全球化中獲得工資收益,還會把利潤也留在手里,這可與中國的諸多情況不同。

  對印度的悲觀常常都被證明是錯誤的。比如,人們認為,印度的基礎設施達不到中國的水平,因此無法與中國競爭。這又是一個“中國神話”,認為該國的經濟增長,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對基礎設施的大筆投資。這是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根本性錯誤解讀。80年代時,中國的基礎設施很糟糕,但經濟表現(xiàn)極為出色。中國是在經過多年的經濟增長和財力資源積累之后,才建設了它的基礎設施,而不是在這之前。“中國奇跡”的產生,并非因為它有耀眼的摩天大樓和現(xiàn)代化的高速公路,而是因為大膽的經濟自由化與制度改革(尤其是80年代初的農業(yè)改革)帶來了競爭,并培育了私人創(chuàng)業(yè)家。

  對中國和印度來說,醉心于建造世界級基礎設施的背后,都隱藏著一個缺點。作為發(fā)展中國家,如果對基礎設施投入更多,對其它方面的投入則會減少。典型情況就是基礎教育(尤其是農村地區(qū)的基礎教育)淪為大規(guī)模投資項目的犧牲品,這些大規(guī)模投資能立即產生實實在在的結果。中國在90年代犯了一個代價高昂的錯誤,它建造了許多世界級的設施,但教育投資嚴重不足。中國的研究人員透露,無法念完中學的農村兒童比例大得驚人。與此同時,印度則一直默默地持續(xù)增加教育投入,尤其是在農村地區(qū)。對可持續(xù)的經濟發(fā)展而言,人力資本的質量與數(shù)量,遠比實物資本的質量與數(shù)量來得重要。看來印度的政策重心是正確的,如果中國不馬上對農村教育進行投資,就可能會喪失相比印度的真正競爭優(yōu)勢,也就是教育良好的熟練工人,正是這些人推動著制造業(yè)的成功。

  除非中國著手進行大膽的制度改革,否則印度在今后20年的表現(xiàn)也許會大大超過中國。但如果運氣好的話,印度崛起的最大受益者將是中國。中國將被迫反省自身經濟模式的缺點,并戒除90年代時染上的自滿情緒。80年代時,中國在經濟自由化方面遙遙領先于印度。如今,它在若干關鍵的方面落后了,比如允許更多外國投資和國內私人資金進入金融部門的改革。現(xiàn)在是行動的時候了。

作者是麻省理工學院斯隆商學院國際管理副教授,著有《出售中國》(Selling China,劍橋大學出版社2003年及中文版2005年)。
2#
發(fā)表于 2006-2-5 21:08:44 | 只看該作者
我們國家對教育事業(yè)的投入確實太少.
3#
 樓主| 發(fā)表于 2006-2-6 19:22:01 | 只看該作者
現(xiàn)在當老師很賺錢呀,只給學生補課就發(fā)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開放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手機訪問本頁請
掃描左邊二維碼
本網站聲明
本網站所有內容為網友上傳,若存在版權問題或是相關責任請聯(lián)系站長!
站長電話:0898-66661599    站長聯(lián)系QQ:12726567   
站長微信:hainanok
請掃描右邊二維碼
www.myujob.com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天津大學論壇 ( 瓊ICP備12002442號 )

GMT+8, 2025-10-27 11:44 , Processed in 0.29167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校園招聘信息

© 2001-2020 天津大學論壇校園招聘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