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做爰免费视看片_欧美人善交videosg_麻豆精品无人区码一二三区别_国产日产精品久久久久兰花_国产欧美va欧美va香蕉在_大地资源网视频在线观看新浪_少妇人妻呻呤_精品久久久久久综合日本_www.亚洲最大夜色伊人_色播在线电影

天津大學論壇

 找回密碼
 注冊(開放注冊)
樓主: 李迪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歷史記錄] 易中天品三國

[復制鏈接]
16#
 樓主| 發(fā)表于 2007-2-9 16:34:07 | 只看該作者
 * 在《何去何從》一集中,易中天先生告訴我們,曹操的謀士毛玠曾經(jīng)向他提出了一個建議:“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畜軍資”,曹操采納了謀士毛玠的建議,并予以實施。也就是說,曹操的路線和策略是“奉天子以令不臣”,而不是“挾天子以令諸侯”。那么,“挾天子以令諸侯”這一說法又是怎么來的呢?

  “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個說法是人家說曹操的,比方說諸葛亮就說過這個話,他的說法是“挾天子而令諸侯”,但意思一樣的。也就是說“挾天子以令諸侯”這話是曹操的敵人說他的,敵人的話不怎么靠得住吧!那么“挾天子以令諸侯”有沒有人說過呢?有,誰呢?袁紹的謀士沮授,叫做“挾天子而令諸侯,畜士馬以討不庭”,可是袁紹手下其他的謀士不贊成,說這個皇帝現(xiàn)在是個廢物啊,這么一個廢物你把他接到我們這兒來干什么呢?你是朝拜他呢還是不朝拜他呢?你是請示他呢還是不請示他呢?那你肯定要朝拜、要請示,我現(xiàn)在把他弄來以后大事小事我都要跟皇帝請示,皇帝萬一意見和我們不一樣怎么辦呢?我是聽他的呢還是不聽他的呢?我聽他的顯得我們沒分量,我不聽他的我不又是違法嗎?算了算了。袁紹怎么想呢?袁紹一想,這現(xiàn)任皇帝那是董卓扶起來的,而且董卓要廢立皇帝的時候我袁紹是不干的,我現(xiàn)在又去尊奉他,我不是自己打自己耳光嗎?當然我現(xiàn)在又不可能把我主張的那個皇帝再扶起來,那個已經(jīng)被董卓謀殺了,拉倒吧。那么這個事情袁紹一猶豫,曹操就搶先了一步。
17#
 樓主| 發(fā)表于 2007-2-9 16:34:20 | 只看該作者
  * 公元196年,被董卓劫持到西安的漢獻帝在董卓死后,歷盡千辛萬苦,又回到了當時的首都洛陽。這時的洛陽已經(jīng)是一片廢墟,破敗不堪,在洛陽,皇帝和百官的飲食起居甚至形同乞丐。曹操在得到這一消息后,果斷地采納謀士毛玠“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建議,想方設法把皇帝從洛陽接到了自己的根據(jù)地許縣。

  曹操把漢獻帝接到許縣以后,立即就把自己的行轅騰了出來作為皇帝的行宮,客客氣氣地供奉起來,禮儀、禮節(jié)那是非常地到家,絕不像西北軍閥那樣子無法無天、吆三喝四。當年皇帝在從長安遷到洛陽的路上,每天他也是上朝的哩,就找一個農(nóng)民的院兒,往當中一坐,大家都來行禮如儀。那些西北軍的軍閥、軍官和士兵們都在農(nóng)家院外面看著鬧,啊,這皇帝上朝是這樣的。這種事情到曹操這里是沒有的,曹操完全按照漢官威儀、大漢王朝的禮儀中規(guī)中矩地來供奉這個皇帝,而且安排皇帝生活的時候做得非常地周到和細心,很像一個大管家的樣子。最讓皇帝感動的是什么呢?是曹操送來了大量急需的生活用品,你要知道這個皇帝他是個逃難的,他可能臉盆都沒有,曹操把所有的這些東西都送來了,然后上了一份奏折,叫做《上雜物疏》。《上雜物疏》怎么說呢,說陛下,現(xiàn)在臣獻上來的都是當年先帝賜給臣祖父和父親的,御用的器皿,這些器皿臣的祖父和臣的父親放在家里從來就沒敢用過,那是先帝的恩德,我們是供奉在家里的,現(xiàn)在臣覺得應該還給皇上了。

  這一手是做得非常漂亮的,我們知道做人情的訣竅在什么地方?做人情最重要的是千萬不要讓對方覺得你在做人情,不要讓對方覺得欠了你的。我們很多人不會做人情,錢也沒少花,還老提醒人家,你看我送了你什么東西啊。那么在這個時候皇帝已經(jīng)是跟叫花子差不多,有人給他他就很感謝了,當然他還得擺個架子。那么其他的軍閥有沒有送東西的?有,叫做孝敬,但是你再孝敬那也是我孝敬的,這東西還是我的;曹操說這東西都不是我的,這東西本來就是皇上的,現(xiàn)在我是還給皇上,我是還東西,不是送東西。這樣表面上看曹操一點人情都沒有,皇帝用起來當之無愧、理直氣壯,大家想想這是種什么樣的心理感覺。漢獻帝雖然是個傀儡皇帝,他不是糊涂人,他是明白人,他馬上就明白了曹操的這樣一份用心。當然這個時候我估計漢獻帝是從好的方面去理解的,怎么理解的:大大的忠臣,這是天底下最難得的忠臣,看來我們漢家的這個國運恐怕是要儀仗曹某人了。這是我猜測的,我覺得這個猜測還是合邏輯的,他會產(chǎn)生這樣一種感動和這樣一種想法。
18#
 樓主| 發(fā)表于 2007-2-9 16:34:34 | 只看該作者
  * 曹操的殷勤讓漢獻帝十分感動,他任命曹操為大將軍,這雖然是虛銜,但曹操得到了一面在當時看來是正義的旗幟。做事情師出有名,在政治上大大地撈了一把,這讓其他諸侯十分眼紅。那么,當時實力強大的諸侯袁紹又是如何對待這件事情的呢?

  袁紹這個人的特點是什么呢?是反應慢,我們將來講官渡之戰(zhàn)的時候我還要講這一點,袁紹和曹操比他的反應總是晚半拍。曹操一搶先袁紹反應過來了,反應過來以后仗著他人多勢眾,他也提出來說他也要迎奉皇帝,他說皇帝不能住在洛陽,洛陽已經(jīng)被董卓毀掉了;也不能住在許縣,許縣那個地方不好,地勢很低,很潮濕,我們皇上住那兒不舒服,應該把他移到甄城來,就是移到袁紹的地盤來,準備和曹操共享這一張王牌。曹操聽了以后肚子里好笑,我到手的肥肉說分一口給你,有這么好的事嗎?嘴巴上不能這樣說,于是曹操用皇帝的名義下一道詔書,一本正經(jīng)地教訓了袁紹一番,說袁紹啊,你確實兵多將廣,你也確實實力雄厚,那么朕流離失所的時候怎么沒見到你來勤王啊?怎么一天到晚看見你不是發(fā)展自己的勢力,就是攻擊別人啊?你對大漢王朝的忠心何在啊?袁紹也清楚這個東西就是曹操寫的,那不會是皇帝寫的,但是是皇帝的名義蓋了皇帝的印發(fā)出來,只好寫一封檢討書。你說這不是政治上他又吃了一虧嗎?

 

  曹操搶先一步把皇帝從洛陽迎奉到許縣以后,大家才恍然大悟,說曹操沒有吃任何虧啊!他得到了很多的頭銜,得到了很多的封地,得到了很多人的擁戴,更重要的是他得到了一面在當時看來是正義的旗幟。曹操現(xiàn)在干什么事都顯得理直氣壯了,至少是“顯得”,他動不動都可以用皇帝的名義來下命令,來出兵,他師出有名了,他堂堂正正了。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曹操奉天子之后,就把自己放在了一個政治上永遠正確的這樣一個不敗之地,所有的政敵先不先,政治上先不正確了。當然了,按照中國傳統(tǒng)政治的規(guī)矩,其他各路諸侯也可以提出一個口號,叫做“清君側(cè)”,那皇帝身邊有小人吶,小人就是曹操啊,我們?nèi)グ阉恕D强偛蝗绮懿儆没实鄣拿x直接下詔,說你就是小人,它來得便當嘛。所以現(xiàn)在曹操不管干什么事情,是打擊他的敵人也好,是任命他的親信也好,他都可以用皇帝的這樣一個名義,一個在當時看來正當?shù)拿x。因此在這一點上,曹操所有的敵人政治上矮了一頭。后來就連諸葛亮作《隆中對》的時候跟劉備他也說了一句話,他說曹操“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就是這一點我們確實是抵抗不了,諸葛亮都說抵抗不了。所以曹操這個舉動在政治上大大地合算。

  實際上我們看,毛玠的建議和沮授的建議表面上看起來是一樣的,毛玠的建議是“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畜軍資”,一條是尊奉天子,一條是發(fā)展實力;沮授的建議是什么呢,“挾天子而令諸侯,畜士馬以討不庭”,也是這個意思。但是你仔細一咂摸,這兩條建議的格調(diào)是不一樣的,毛玠的建議比沮授的建議格調(diào)高得多,高在哪里呢?他是奉天子,不是挾天子,“奉”是尊奉,是維護;“挾”是挾持,是利用,這豈可同日而語啊!所以格調(diào)上曹操就高了一招。即便我們退一萬步說,就算曹操的想法和袁紹一樣,或者說毛玠的意思和沮授一樣,也是利用先任皇帝,那你先把這個牌拿到手,它在策略上也高了一招啊。王牌只有一張,誰搶先拿到手誰就是王,可惜袁紹不聽。
19#
 樓主| 發(fā)表于 2007-2-9 16:34:48 | 只看該作者
  * 曹操搶先在袁紹的前面將皇帝遷到了自己的地盤,就可以利用皇帝這張牌來發(fā)展自己的力量,號令不肯臣服的諸侯。小說《三國演義》中也提到皇帝遷到許縣后,朝廷大小事物都有曹操決斷。那么在真實的歷史中,通過尊奉天子,曹操真的能夠順利發(fā)展自己的力量,號令那些不肯臣服的諸侯嗎?

  不能。第一個,袁紹就不聽他的。曹操當了大將軍以后為了平衡,也知道袁紹這個人的實力很大,必須安撫一下,再說袁紹怎么說也是他小時候的哥們兒,于是建議皇帝任命袁紹做太尉。太尉是位居三公,是當時名義上的三軍總司令。誰知道袁紹不干,跳起來了,什么,我袁紹做太尉,他曹操做大將軍,那我上朝的時候站班排隊我不是要排在他后邊,哪有這個道理,曹操是什么玩意兒,曹操這個人我跟你們講,他曹操這個人死了好幾回了,都是我袁紹救他的,現(xiàn)在他倒爬到我頭上來撒尿了,他想干什么!袁紹說了這樣一句話:他難道想挾天子以令我嗎?這是原文。袁紹這個話說得是一點意思都沒有,你要知道當時就是大將軍也好,什么太尉也好,司徒也好,老實說那都叫做徒有虛名,因為當時天下已經(jīng)分崩離析,每個地方都是地方軍閥在把持著的,朝廷的號令出去,反正這是叫不說白不說,說了也白說,就是那感覺。大將軍和小將軍是沒有什么區(qū)別的,關鍵是你的地盤有多大,你何必要爭這口氣呢?

  但是曹操卻是很大度,曹操一看,覺得這個時候還不能夠和袁紹公開翻臉。于是曹操上表,辭去大將軍職務,讓給袁紹,你不就想當大將軍嗎?我讓給你。最后,皇帝說,好,那就讓袁紹當大將軍,老實說這時候皇帝也實在是一個做不了什么主的人。袁紹當了大將軍他才不鬧了,其實袁紹得了一個什么?得了一個面子,一點實惠都沒有得到,他現(xiàn)在雖然官位在曹操之上,他誰也指揮不了,包括曹操。袁紹是想指揮一下曹操的,他給曹操寫了一封信說,你現(xiàn)在不是在朝廷當中嗎,你不是大權在握嗎,你給我把兩個人殺了,一個叫楊彪,一個叫孔融,給我殺了。袁紹和楊彪、孔融有過節(jié),他想借刀殺人,曹操怎么會聽他的。第一曹操很明白現(xiàn)在是收拾人心的時候,不是濫殺無辜的時候,曹操不是王允,曹操也不是袁紹,他絕對不會擴大打擊面,根本現(xiàn)在就不是殺人的時候,何況還是殺名人。即便曹操要殺楊彪和孔融,坦率地說曹操也是不喜歡楊彪和孔融的,孔融最后也是被曹操殺掉的,但是要殺第一不是現(xiàn)在殺,第二也不是你袁紹讓我殺我就殺,我什么時候想殺再殺。于是曹操一本正經(jīng)地跟袁紹回一封信,袁兄啊,現(xiàn)在天下大亂,所有的人都是不安的,所有人都覺得自己是朝不保夕的,人人自危啊,“此上下相疑之秋也”,在這個時候我們執(zhí)政,哪怕我們用最坦誠的心來對待大家恐怕大家還不相信我們呢,如果我們還隨隨便便地殺幾個人,那人家不是更不相信我們了嗎!不能這樣做。袁紹碰一鼻子灰,渾身氣都不打一出來,沒話說。
20#
 樓主| 發(fā)表于 2007-2-9 16:35:02 | 只看該作者
  * 碰了一鼻子灰的袁紹是不了解曹操的真實想法,曹操迎奉天子到許縣當然有自己的打算。小說《三國演義》中,提到曹操把皇帝遷到許縣后,大權獨攬,要“挾天子以令諸侯”。那么,歷史上的曹操他的真實想法是這樣嗎?

  我們現(xiàn)在也無法確切地知道曹操本人當時的想法,但是可以肯定一點,曹操的智囊團是主張奉天子的,其中最具有代表行的人物就是曹操的謀士荀彧。曹操前期五大謀士:荀彧、郭嘉、荀攸、賈詡、程昱,第一個就是荀彧。荀彧跟曹操也有一番對話,荀彧他談到這樣兩個觀點,他說第一點,當今之世,維護漢室、保衛(wèi)皇帝就是一面正義的旗幟。第二點,將軍您一貫正義,董卓造亂的時候,是將軍您最先舉起了正義的旗幟,叫首倡義兵;關東聯(lián)軍停滯不前的時候,是將軍您最先出兵去攻打董卓;皇上顛沛流離的時候,是將軍您派去了使節(jié);皇帝回到洛陽的時候,是將軍您把他接到了富庶的許縣,這說明什么呢?說明將軍您一貫就是維護王室、維護皇帝的,您的心無時無刻不在皇帝的身上。那么這個時候你應該趁這個機會趕緊把迎奉天子這件事情完成,如果等到將來我們這個國家真的四分五裂,天底下的人都有了諸侯割據(jù)一方的心思的時候,那就為時太晚了。

  因此,荀彧向曹操提出了三大綱領:奉主上以從民望,秉至公以服雄杰,扶弘義以至英俊。什么意思呢?就是尊奉天子以順從民意,大公無私以降服諸侯,弘揚正義以招攬英雄。荀彧說,尊奉天子以順從民意這是最大的趨勢,他稱之為大順;大公無私以降服諸侯這是最大的策略,他稱之為大略;弘揚正義以招攬英雄這是最大的道德,他稱之為大德。大順至尊,大略至公,大德至義,有此三大,將軍您一定是所向披靡、戰(zhàn)無不勝,即便有人出來跟您作對那也只能是螳臂當車、小丑跳梁,成不了氣候。

 

  那么我們比較一下荀彧的這段話,和沮授的那段話,也是叫做高下立現(xiàn)。荀彧反反復復強調(diào)的是一個字:“義”;沮授對袁紹反反復復強調(diào)的是一個字:“利”。荀彧反反復復說,尊奉天子是最大的正義;沮授反反復復說,挾持天子是最大的利益。所以沮授反反復復強調(diào)利,只能說明袁紹重利;荀彧反反復復強調(diào)義,只能說明曹操重義,至少在公元196年,也就是漢獻帝建安元年的時候,曹操這個人還是講義的,或者是這個時候曹操還是裝著講義的。

  荀彧和毛玠提出“奉天子以令不臣”這個口號,他們兩個人的想法是要通過尊奉現(xiàn)任皇帝維護國家統(tǒng)一,反對國家分裂。這兩個人的心思我們可以肯定,但不能說這就是曹操的心思,曹操這個時候的心思,我們只能說他是可能是贊成這個觀點。但是這個說法它也給曹操戴了一個緊箍咒,就是曹操不敢太膨脹自己的個人野心,尤其是荀彧的話,他是用曹操自己的話來給曹操戴了一個帽子,戴高帽子的同時代了一個緊箍咒。所以到曹操晚年野心膨脹的時候,這兩個人就沒有好果子吃了,荀彧據(jù)說被曹操謀殺,毛玠下了大獄,這是后話。

 

  現(xiàn)在我們還是回到漢獻帝建安元年這個時候,這個時候的曹操我個人認為,他還剛剛完成一個轉(zhuǎn)變,就是由一個熱血沸騰的青年將領,轉(zhuǎn)變?yōu)橐粋政治成熟的亂世英雄。我個人的觀點是,這個時候的曹操還不是奸雄,是英雄,他還是主張國家統(tǒng)一、反對國家分裂的,為了這一點,他要維護現(xiàn)任皇帝,因為現(xiàn)任皇帝在當時的情況下是國家統(tǒng)一的象征。
21#
 樓主| 發(fā)表于 2007-2-9 16:35:16 | 只看該作者
  * 易中天先生認為,歷史上真實的曹操在建安元年的時候,還是想維護現(xiàn)任皇帝的。但小說《三國演義》中寫曹操迎奉天子后是要獨攬大權,朝廷上的事情是先稟告曹操,再上報皇帝。《三國演義》中這一段內(nèi)容和歷史真實一樣嗎?歷史上的曹操在這個時候有個人野心嗎?

  但是你要說曹操這個時候是一點個人野心都沒有,這個恐怕也不實事求是。據(jù)一條不太可靠的史料是這樣說的,當時有一個太史令,就是王朝的史官,叫做王立的,就老去跟漢獻帝說,說天命是要更改的啊,我是歷史學家啊,我懂歷史,歷史的規(guī)律就是什么呢?就是天命靡長,這個老天爺它不會總是喜歡某些人的,或者某個家族的,據(jù)我這個懂歷史的人看呢,這個天命現(xiàn)在要由漢移到魏了,將來能夠安天下的不是姓劉的是姓曹的了。老在說,結(jié)果曹操有一天就把他請到旁邊,拉著他的手說,說我知道先生是一個忠臣,但是天道微妙,天機不可泄漏,還是少說一點吧。那么這條材料我認為是不太可靠的,因為在這個時候如果就有人說是魏要取代漢,我總覺得不太可靠,但是你說曹操這個時候一丁點這個心思都沒有,恐怕也很難講。總而言之,就是曹操把皇帝接到他的地盤里面,自己位居三公以后,隨著他的實力的強大,隨著他敵人逐漸地消亡,他的野心也是開始在膨脹。估計曹操后來變得越來越專橫,越來越跋扈,越來越霸道,越來越不把皇帝當皇帝,于是終于發(fā)生了衣帶詔案件。

  這個事情的案發(fā)時間是建安五年的正月,挑頭的人就是漢獻帝的岳父董承。據(jù)說董承從漢獻帝手上接過了一個腰帶,腰帶里有一封密詔,密詔要他去殺了曹操。這個事情后來被曹操發(fā)現(xiàn)了以后,把董承這一伙全部殺了,劉備逃之夭夭,劉備據(jù)說也是參加了密謀的。那么這個事情,《三國演義》是大做了文章的,因為《三國演義》它是要反曹操的,逮住這個事情肯定是大做文章的,但是正史上只有寥寥幾行字,而且也有歷史學家提出質(zhì)疑。那么我覺得至少這個事情可以說明兩個問題,說明什么呢?說明這個形同虛設的皇帝他還是管用的,當時這些人要做什么事情他都要打皇帝的旗號,在朝的像曹操這樣的人他就逼著皇帝下達對自己有利的詔書,那些反對曹操的人只好宣稱自己有皇帝的密詔,反正曹操手上拿的是公開的詔書,反對派手上拿的是秘密的詔書,每個人都說我得到了皇帝的授權,可見皇帝還是有用的。第二個說明了曹操這個時候野心開始膨脹,對皇帝的侍奉和尊崇已經(jīng)開始變得言不由衷。

 

  那么這個過程完全是曹操有計劃、有預謀地在完成呢,還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呢?這個實話說,也搞不清。如果確有衣帶詔一事,說明漢獻帝恐怕也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因為這個皇帝從來沒有過過舒坦日子,應該說是早就學會了忍氣吞聲,如果不是太不像話,他不至于冒此風險。那么這件事情往往是用來證明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一個證據(jù),既然這件事情我們不能夠很清楚地把它坐實了,我們也不能夠很清楚地坐實曹操這個時候究竟是奉天子還是挾天子。

  其實在我看來,奉天子和挾天子在曹操這里不矛盾,而且曹操還得到了另外一個好處,就是他可以利用這面旗幟,或者說利用這張王牌來最大限度地廣納人才,他可以名正言順地在全國招賢。而當時國內(nèi)的人才基本上都愿意到許都去,因為畢竟到許都去說起來是在中央做事情,它至少第一個有面子,第二個比較名正言順。結(jié)果是什么樣呢?是官位是國家的,人才是自己的,曹操做了一筆大大合算的買賣。現(xiàn)在我們知道曹操把現(xiàn)任皇帝弄到他的地盤上以后,他就獲得了政治資本和人力資源,他的本錢翻倍地增長。于是,他一支手高高地舉起維護王室、保衛(wèi)皇帝這一面在當時看來是正義的旗幟,另一只手從背后悄悄地拔出了刀子,而且出手極快,他要用這把刀蕩平四海、一統(tǒng)九州,實現(xiàn)他九合諸侯、統(tǒng)一中國的理想。那么曹操他順利嗎?請看下集,鬼使神差。


在前面的講座里面,我們講到漢獻帝建安元年,也就是公元196年,對于曹操來說是非常關鍵的一年,這一年他做了兩件大事,一個是奉天子,第二個是屯田。第一件事情使他獲得了政治上的優(yōu)勢,第二件事情使他獲得了經(jīng)濟上的豐收。他現(xiàn)在有了一個在當時看來正義的旗幟,另外又有了豐足的糧草,他可以來實現(xiàn)他的政治理想。那么他順利嗎?

  事情一開始叫做出奇地順利。漢獻帝建安二年,也就是公元197年的正月,曹操南征張繡。因為在當時的情況下張繡算是實力比較弱的,吃柿子揀軟的捏,先拿張繡開刀。結(jié)果怎么樣?曹操的軍隊開到宛城的時候,張繡舉手投降。這是一個意外的勝利啊,曹操剛剛奉天子以令不臣,或者說挾天子以令諸侯,就兵不血刃地拿下了宛城,征服了張繡,曹操就開始飄飄然了,就開始得意忘形了。他做了兩件不該做的事情,第一件事情是強納張繡的嬸嬸,也就是張繡的嬸嬸估計是很漂亮的。曹操這個人他是喜歡美女的,他每到一個地方他都要摟草打兔子,除了占領這個城池,或者政治上的勝利以外,順手牽羊也弄幾個女人回去。他一眼看去,張繡的嬸嬸這么漂亮,哈哈,笑納,這讓張繡覺得很沒面子,很屈辱。另一件事情,他就是和張繡的貼身侍衛(wèi)胡車兒套近乎,曹操除了喜歡美女以外他也喜歡人才是吧,一看胡車兒這是個人才,又送錢又送禮又請客又吃飯,這讓張繡感到緊張,什么意思啊?是不是要謀殺我啊?于是張繡突然反叛,這個反叛是在曹操措手不及的時候發(fā)生的,結(jié)果打得曹操落花流水、丟盔卸甲。曹操的長子曹昂,這是曹操最中意的接班人,犧牲了,曹操最貼身的愛將典韋犧牲了,還搭上了一個侄子叫曹安民,曹操自己也差一點人頭落地。

  所以這個人得意,不要忘形,得意的時候還是把尾巴夾起來好。曹操這個人是夾不住的,他一得意他就忘形,果然吃了虧了。那么策劃這一次反叛的人叫做賈詡,賈詡是甘肅武威人,字文和,文章的文,和平的和,很好的字,可是這個人干的活兒可以稱之為“亂武”,他是專門搗亂的。
22#
 樓主| 發(fā)表于 2007-2-9 16:35:30 | 只看該作者
  * 賈詡做了什么事情,會得到“亂武”的評價呢?公元189年,漢靈帝駕崩,西北軍閥董卓入京,廢立皇帝,震動朝野,并且濫殺無辜,株連無數(shù)。于是,司徒王允聯(lián)合呂布在朝廷上刺殺了董卓,董卓舊部李傕、郭汜見主帥身亡,心灰意冷,準備解散隊伍逃跑,在路上遇見賈詡。賈詡為他們出謀劃策,結(jié)果卻給國家?guī)砹藶牡湣?br />
  當時董卓的舊部李傕和郭汜這兩個人準備解散了部隊就回老家去,抄小路回老家,算了,不干了。路上碰到賈詡,賈詡說二位將軍到哪里去啊?他們說你看董大帥都死于非命了,咱還回西北去吧!嗨,賈詡說,就你們兩個這樣就想回西北去,你們的部隊呢?解散了。你們這兩個人部隊都沒有了是個什么將軍啊?告你吧,路上一個亭長就能把你們捉拿歸案,你們這是找死去了。這兩個說,那你說怎么辦呢?賈詡說很簡單啊,收拾舊部,殺回長安,為董太師報仇!你殺回去成功了,奉國家以令天下,這個和奉天子以令不臣、挾天子以令諸侯都是如出一轍的,這個話。你殺回長安去成功了以后你把皇帝當個寶貝抓在手上,號令天下;不成功你再走也不遲啊,你干嗎現(xiàn)在就跑回去啊!兩個人想,是啊,我們干嗎現(xiàn)在就解除武裝,灰溜溜地回去,殺回去!兩個殺回去了,一塌糊涂,這是賈詡干的好事。

  那么這兩個家伙回到長安以后禍亂國家,禍亂人民,屠殺大臣,賈詡自己都覺得這事兒是不是干錯了。所以這兩個家伙要給賈詡封個侯,賈詡說什么救命之恩,這個是小事情了,我不要當侯。說那你就當個上書仆射吧,當個大官,賈詡說你看我這個人又沒有什么名聲,又沒有什么面子,讓我當這么大個官我怎么當?shù)孟聛砟兀划敳划敳划敗K划敚唤邮苓@個酬謝。就弄得這個李傕和郭汜這兩個人對他是又信任、又尊敬、又崇拜、又害怕,那么這個時候賈詡倒利用這個關系做了些好事,比方這兩個豺狼要殺誰的時候,賈詡就攔一攔,也做了點好事。

 

  等到漢獻帝被接回洛陽的時候,賈詡想,這個地方我就不能再待了,我不能再在朝廷待下去了,走吧!他就辭去了官職,出來了。出來了七轉(zhuǎn)八轉(zhuǎn)地最后就到了張繡這兒,張繡對他奉若上賓,言聽計從。那么張繡想反叛曹操的時候,賈詡就跟他設計了,就說你去跟曹操說,說我們的部隊要移防,就是部隊我要調(diào)動一下,防區(qū)要變一下,問曹操可不可以?曹操說可以啊,曹操那個時候得意洋洋么。然后又跟曹操說,說我們這個軍隊的運輸車比較小,很多東西裝不下,能不能允許我們的戰(zhàn)士把盔甲和武器都隨身攜帶,我們盔甲就穿在身上了,武器就拿在手上,以免我搬運起來比較困難,行不行?曹操這個時候風花雪月啊,可以可以可以。于是這個張繡的部隊就穿著軍裝,扛著武器,開著戰(zhàn)車,堂而皇之地從曹操的軍營前走過,突然調(diào)過頭來,沖進曹營。那當然是殺了曹操一個措手不及,賈詡干的事情。

  那么這一次對于曹操來說那是一個慘敗了,但是曹操沒有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這是曹操了不起的地方,他甚至沒有追究主張接受張繡投降的那些人。換了別人,比方說袁紹或者袁術,他肯定要追究:當時是張繡要假投降——他肯定現(xiàn)在要說張繡是假投降,——張繡當時假投降是誰主張贊成的?曹操沒有,自己做檢討。他把部隊召集起來跟將領們說:這次是我錯了,而且我知道我錯在哪里了,我接受張繡投降的時候我應該扣他一個兒子在我軍營里作人質(zhì),我沒做這件事,我錯了,我下回不會再錯了。這個應該說是曹操了不起的地方。
23#
 樓主| 發(fā)表于 2007-2-9 16:35:45 | 只看該作者
* 曹操為什么會在南征張繡的戰(zhàn)爭中失利?根據(jù)易中天先生的分析,曹操是得意忘形,做了兩件不該做的事情,結(jié)果導致了投降的張繡突然反叛,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這是曹操不夠成熟的表現(xiàn),但是,曹操沒有推卸責任,而是主動做檢討,承認了錯誤。那么,在接下來和張繡的幾次較量中,曹操變得成熟了嗎?

  但是一個人要成熟也沒那么快,曹操也一樣。所以到了第二次,也就是漢獻帝建安二年的十一月,曹操再次南征張繡的時候,就把張繡打了個落花流水。曹操這一次雖然是吸取了上次的教訓,不驕傲了,不翹尾巴了,取得了勝利了,不等于他下次還要勝利。那么到了第三次,漢獻帝建安三年的時候,四月份,曹操三征張繡,這一次又差點栽個大跟頭。當時曹操的軍師叫做荀攸,我講過了,荀攸是曹操前期五大謀士之一,他當時的官職叫做軍師祭酒,軍師祭酒這個官職是曹操發(fā)明的,相當于現(xiàn)在的參謀,隨軍作戰(zhàn)參謀。荀攸就建議曹操不要打張繡,他說張繡上次被您打到穰城以后,他就和劉表結(jié)成了聯(lián)盟,由劉表提供糧草,而劉表這個人他是不會當真給張繡提供糧草的,所以張繡和劉表兩個人總有一天他們自己要打起來,我們不如等一等。你現(xiàn)在把他們逼急了,他們兩個就結(jié)成死黨,聯(lián)合起來打我們,對我們不利。曹操不聽,結(jié)果怎么樣呢?結(jié)果果然劉表和張繡結(jié)成死黨,聯(lián)合起來打曹操。

  這個時候曹操就下令撤軍,曹操一下令撤軍張繡就高興了,馬上下令追擊,賈詡攔住,將軍萬萬不可追,你追,必敗。張繡說,不會啦,這曹操已經(jīng)逃跑啦,我們不乘勝追擊啊?他說追!結(jié)果怎么樣呢?結(jié)果被曹操打得大敗,丟盔卸甲,灰溜溜地回來了。剛剛坐下,一口水還沒喝呢,賈詡說,將軍,趕快再追!張繡說,先生這話我就聽不懂了,上次張繡要去追先生說不能追,現(xiàn)在張繡都打敗回來了先生說趕快追,什么意思啊?賈詡說你不要問什么意思了,你現(xiàn)在追就是。張繡想這個,這個沒道理啊,但是一想這個賈詡真是料事如神,那就追吧!好,了不起我再敗一回。又收拾他的殘兵敗將,又追過去,大勝而歸。這回來以后張繡就對賈詡佩服得五體投地了,先生,第一回張繡是以精兵追退兵,先生說必敗;第二回張繡以敗兵追勝兵,先生又說必勝,張繡左思右想它怎么都想不明白,先生能不能指點一下?。嗨,賈詡說,這個事情其實非常地簡單,將軍你想一想,曹操和我們作戰(zhàn),他有失利嗎?沒有;他有失誤嗎?沒有;他有失策嗎?沒有,那他為什么要撤退?一定是他后面出事了,一定是他后院失火,朝中出事,所以他是撤退,不是潰退,他是有計劃地撤軍,因此以曹公之英明必親自斷后。將軍您雖然是英勇善戰(zhàn),實話實說,論打仗,比曹公那還差一點,所以將軍這樣追上去以后遇到親自斷后的是曹公,你必敗;而曹操之所以趕回去是他朝中出事了,所以他一定要匆忙趕路,他既然發(fā)現(xiàn)你已經(jīng)被打敗了,他一定不再親自斷后,他一定率領前軍往前面走了,斷后的一定是打不過將軍你的,所以你必勝。哎呀,張繡說,賈先生你真是料事如神啊!實際上我們看《三國演義》總說諸葛亮料事如神,會打仗,那比賈詡老實說是不如的。
24#
 樓主| 發(fā)表于 2007-2-9 16:35:58 | 只看該作者
* 神機妙算的賈詡在小說《三國演義》中所占的篇幅并不多,遠遠比不上同樣神機妙算的諸葛亮。但通過易中天先生的分析我們知道,在真實的三國歷史上,賈詡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那么,賈詡預料曹操撤退是事出有因,他的預料正確嗎?

  正確。曹操之所以撤軍,是他得到了一份緊急情報,說袁紹的謀士田豐向袁紹建議,趁著曹操打張繡的時候趕快突襲許都,把那皇帝給我搶回來。這個皇帝比張繡重要多了,所以曹操趕快撤軍。

  所以這一仗應該說是曹操和張繡打了個平手,但是曹操這回沒有驕傲,他又向他的軍事祭酒荀攸做檢討,說不聽先生之言以至于此。而袁紹呢,袁紹沒有接受田豐的建議,他沒有去偷襲許都,所以對于曹操來說這是一場虛驚。盡管如此,曹操還是總結(jié)經(jīng)驗,獎勵那些給自己提意見的人,感謝那些勸阻他不要打這一仗的人。這就是曹操后來能夠成功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每打一仗,打敗了檢討自己,打勝了感謝別人。后來曹操去征烏桓的時候,也是打勝了仗的,但是是險勝,當時他從烏桓撤軍的時候天寒地凍,軍中沒有一粒糧食、一滴水,所以勝得非常艱險,打勝了仗回到朝中曹操下了個命令,給我查一查當時誰反對我打烏桓?全部要查出來。命令一下以后人人自危,因為這一仗是打勝了的;誰知道曹操一個一個地重獎,謝謝你們提醒,這一仗僥幸勝利,而諸位反對我打這一仗的(是)長遠之計,我曹操不該存僥幸之心,你們的意見是對的,雖然我打勝了。后來曹操又發(fā)布褒獎令,說我曹操南征北戰(zhàn),取得了這么多勝利,難道都是我的功勞嗎?是諸位的功勞。有了成績歸功于別人,有了錯誤責備自己,盡管檢討得不到位,這在那個時代就是了不起的肚量。而且正因為曹操的這種大度和這種胸襟,他才吸引了那么多的人才,他才取得那么多的勝利,而且以至于在建安四年十一月那個投降了他、又背叛了他、又和他打了三仗的張繡主動來投降了,真的投降了,張繡這一次投降又是賈詡的主意。
25#
 樓主| 發(fā)表于 2007-2-9 16:36:33 | 只看該作者
  * 在前面的講述中我們知道,張繡有過投降曹操后又背叛的經(jīng)歷,還在亂軍中殺死了曹操的兒子曹昂、侄子草安民,還有曹操的愛將典韋。按照常理推測,曹操這個時候應該對張繡恨之入骨,賈詡為什么還敢出主意讓張繡投降曹操,張繡為什么真的聽從了賈詡的建議,事情的經(jīng)過究竟是怎樣的呢?

  當時是曹操和袁紹這兩大集團在逐鹿中原,因此曹操集團和袁紹集團都要爭取中間力量,爭取第三種力量,因此他們也都在爭取張繡。這一回袁紹的人倒是來得早,袁紹派了一個使節(jié)來見張繡,說你趕快投到我們這邊來吧,這個政治斗爭你可別站錯了隊啊,站錯隊是沒有好下場的,我們袁大人如何如何。張繡還沒有回話,賈詡馬上站起來說,哼哼,麻煩使節(jié)大人回去告訴你們袁將軍,就說我們主公說了,袁本初連自己的兄弟都不能容忍,還能容忍我們嗎?就把袁紹的這個使節(jié)打發(fā)回去了。張繡一聽,臉都嚇白了,說先生啊,你這么一點面子不講就把袁紹的人打發(fā)走了,我們怎么辦呢?賈詡說這個事情很好辦啊,張繡說怎么辦啊?賈詡說,投靠曹操啊!哎呀,張繡說,虧你想得出,你又不是不知道不是上回按你的計策我們都反叛過一次曹操了,我們?nèi)ネ督挡懿伲亢现懿佻F(xiàn)在又這么弱,我們?nèi)ネ端墒裁矗?

  賈詡說告訴你,這正是我們要投降曹操的原因。第一,曹操現(xiàn)在奉天子以令不臣,在政治上有優(yōu)勢,投靠曹操對我們來說有理。第二,曹操現(xiàn)在勢力比袁紹要弱,我們這么一點人馬送到袁紹那里,那叫做年三十兒的涼菜——有我們過年,沒我們他也過年;而曹操現(xiàn)在跟袁紹作對,他實力又不夠,我們送上門去,那叫雪中送炭啊!這叫做有利。第三,據(jù)我看來曹操這個人胸懷大志,他要成就的是王霸之業(yè),像這樣的人不會計較個人恩怨,他一定是把大局放在個人恩怨之上,他一定需要我們這樣一個反叛過他的人去投靠他,這叫做有安全。將軍你放心地去投降吧!

  張繡想來想去,反正也沒有什么別的出路了,那就投降曹操吧!果然,一聽說張繡來投降,曹操是極其熱情地去迎接他,拉住張繡的手問長問短,問寒問暖,親熱得不能再親熱,只字不提宛城反叛之事,當下擺下酒宴,盛情款待,而且立即約為婚姻,我們做個兒女親家吧!給予極高地信任和款待。從此張繡成為曹操帳下一員戰(zhàn)將,賈詡成為曹操幕中一位謀臣,而且曹操終其一生給予張繡的獎賞從來就是超過其他人的。張繡最后是封到了兩千戶,而曹操其他的那些人再封侯不超過一千戶,完全在賈詡的預料之中。
26#
 樓主| 發(fā)表于 2007-2-9 16:36:48 | 只看該作者
  * 小說《三國演義》中,張繡和賈詡都不是主要人物,他們在三國故事里只是次要角色。但在真實的歷史中,賈詡勸張繡投降曹操,卻是在關鍵的時刻給了曹操關鍵性的幫助。那么,張繡和賈詡投降曹操后,他們最終的命運究竟是怎樣的呢?

  當然了,張繡這個人最后可能還是遭了報復,可能遭了報復,時間是在八年之后,八年之后曹操征烏桓的時候,張繡莫名其妙地死了。有材料說是張繡投降曹操以后其實心里頭還是忐忑不安的,尤其是見了曹丕,因為曹丕的哥哥曹昂是在他反叛的時候犧牲的,所以他總想討好一下曹丕,就請曹丕吃飯,曹丕突然翻臉,說你殺了我哥哥你還有臉請我吃飯,張繡自殺,這是一個不一定可靠的材料。那么,張繡的兒子張泉倒確確實實是被曹丕殺了的,時間在二十年以后,這個時候張繡的兒子張泉卷入了一個謀反案,叫魏諷謀反案,這個案子現(xiàn)在也說不清楚了,這個案子株連的人非常之多,張泉是其中的之一。那么張泉是不是參加了這個謀反,有各種可能,可能是張泉因為父親被曹丕逼死了以后走投無路,他參加了謀反;第二個就是曹丕因為逼死了張泉的父親,自己心里過不去,就干脆誣陷張泉謀反;那么第三種可能就是曹丕他也沒有殺張繡,也沒有逼死張繡,但是他知道對于他父親來說,殺子之仇是不能不報的,這個仇既然不能在張繡身上報,就在張泉身上報。你張繡不是殺了曹操一個兒子嗎?那我們現(xiàn)在也殺你張繡一個兒子,那不抵了嗎!這都是猜測性意見。

  但是曹操和賈詡的關系那是始終都很好。曹操對于張繡的態(tài)度是這樣的,是既拉攏又防范,但裝著不防范,做出一副不防范的樣子;那么對于賈詡呢,是又感激又欣賞,感激他雪中送炭,欣賞他謀略過人。所以在歡迎張繡來投降的時候,曹操私下里拉著賈詡說,太感謝你了,使我信重于天下的就是先生。所以,曹操是誠心誠意地感謝賈詡,而賈詡也是算準了曹操會誠心誠意地感謝他的。因為在我看來,賈詡這個我們觀眾朋友可能不太熟悉的人物,有可能是三國歷史上最聰明的人,他聰明在什么地方呢?洞悉人性,洞察人心,他總是能把他要打交道的人的心思摸得清清楚楚。

 

  賈詡離開長安以后,先投靠了一個叫段煨的人,段煨對他客客氣氣,但是賈詡終于還是決定要去投靠張繡。當時就有朋友問賈詡了,說我們覺得段將軍對先生非常好啊,先生為什么還要走呢?賈詡說,你們是知其一不知其二,你們只看到段將軍對我客氣,你們沒看到段將軍他為什么對我客氣,他是怕我,他知道我賈某人的聲望和謀略都在他之上,所以他遲早要對我下手,我必須離開這個地方。他越是對我客氣,就越是證明他對我有戒備,我離開他他一定喜出望外。而他這個人是沒有什么外援的,是很孤獨的,或者說孤立的,他看見我到張繡那去以后,他希望我到張繡那去能幫他的忙,所以我走了以后他對我的家人一定會非常之好。而張繡那里呢,那是沒有謀士的,所以我如果投奔張繡,張繡也一定對我是言聽計從,這樣一來我安全了,我家里人也安全了。果然,賈詡到了張繡那兒張繡是奉為上賓,執(zhí)子孫禮,就是把賈詡當長輩來伺候;而段煨呢,對賈詡留在他那兒的家人好得不得了。你說說,賈詡這一輩子是不是神機妙算?

  他為什么神機妙算?就因為他看透了人性和人心,賈詡就是這樣一個非常知人的人,因此他同時也是一個非常知己的人,一個很有自知之明的人。他非常清楚像他這樣從敵人的陣營里投降過來,又謀略過人的人,對于曹操意味著什么,那既是利用對象,也一定同時是防范對象。所以賈詡投降曹操以后,為人處事變得非常低調(diào),輕易不出謀劃策,也不結(jié)交朋友,經(jīng)常是閉門謝客,安安靜靜待在自個兒家里面,不招惹是非,甚至他的兒子、女兒要跟人家結(jié)婚,他也不找高門大戶。結(jié)果賈詡的結(jié)局在三國時代的謀士中應該說是最好的,一直活到77歲,壽終正寢,平安無事。所以賈詡這個人,真是個聰明人。賈詡做的這件事兒,也真是個聰明事兒。

  賈詡讓張繡投降曹操是在建安四年十一月,就在這一年的春天,袁紹集結(jié)了十萬精銳部隊,向許都方向開進,意在發(fā)動一場翦滅曹操的戰(zhàn)爭。而曹操的部隊也已經(jīng)開到了官渡,一場決定當時中國命運前途的戰(zhàn)爭即將打響,這就是有名的官渡之戰(zhàn),這是一場怎樣的戰(zhàn)爭呢?請看下集,一決雌雄。


我們今天講官渡之戰(zhàn),戰(zhàn)爭是在建安五年二月正式打響的,一共分為四個階段。

 

官渡之戰(zhàn)的第一個階段 交鋒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交鋒階段”,袁紹先發(fā)制人,建安五年二月,袁紹駐軍黎陽,在黃河的北岸,派大將顏良攻打隔河的白馬,同時派大將文丑進攻延津,主戰(zhàn)場是在白馬。這個時候駐守白馬的是劉延,劉延有三千人,這樣打到建安五年四月的時候劉延頂不住了,給曹操寫了一封雞毛信求援,曹操也知道劉延頂不住,決定增援白馬。這個時候曹操的一個謀士叫做荀攸的就跟曹操說,咱不打白馬,我們打延津,曹操馬上就明白過來了,什么意思呢?聲東擊西,現(xiàn)在我不是白馬吃緊嗎?我們不打白馬,我們軍隊從延津出發(fā)渡過黃河,做出一副要包抄袁紹后路的這樣一個架勢,袁紹一定會上當受騙,增援延津。曹操馬上采納了荀攸的這個建議,率領一支部隊大張旗鼓地向延津方向挺進。請注意,他這個進軍是大張旗鼓,故意讓袁紹的偵察兵知道,于是袁紹的偵察兵馬上回去報告,果然袁紹上當受騙,派出人馬增援延津。但是曹操走到半路的時候,曹操下令部隊原地休息,然后派一支輕騎兵抄小路直撲白馬,為首的將軍(之一)就是關羽。
27#
 樓主| 發(fā)表于 2007-2-9 16:37:02 | 只看該作者
  * 在這里還有一段插曲。公元199年末,當曹操正部署和袁紹作戰(zhàn)時,劉備起兵反抗曹操,并積極與袁紹聯(lián)系,打算合力夾攻曹操。曹操親自率領精兵攻打劉備,一舉占領了沛縣,收復了徐州,劉備全軍覆敗,帶領少數(shù)兵馬逃往河北投奔到了袁紹的帳下。關羽無力抵抗,投降了曹操。

 

  關羽投降曹操以后,曹操對他非常好,關羽當時就做了一個決定:為曹操立下汗馬功勞以后再回去找他哥哥劉備。那么關羽還有其他將領帶著這支輕騎兵撲到白馬,顏良措手不及,被關羽力斬馬下。這個時候,袁紹才發(fā)現(xiàn)是上當了,中了聲東擊西,調(diào)虎離山之計,然后派劉備和文丑轉(zhuǎn)過來攔截曹操。而曹操也很清楚,白馬這個地方雖然解圍了,但是這個地方不能再守,袁紹一定會反撲過來,而且我們白馬一定守不住。而且袁紹一旦得到了白馬以后,他一定要拿白馬的老百姓出氣,要屠城,因此曹操決定帶著白馬的老百姓沿著黃河往延津走。我們讀《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劉備打敗仗以后走的時候要帶上老百姓的,恐怕很少有人知道曹操撤退的時候也是帶老百姓的。曹操帶著這么多白馬的老百姓往延津走,當然是走得很慢了,結(jié)果呢,撞上了劉備和文丑的軍隊。

  當時情況是怎么樣呢?是曹操有五六百個騎兵,來到了延津東南面的一個山坡上,正準備休息。哨兵向曹操報告,說報告,前面來了幾百個騎兵,曹操說知道了。過一會兒哨兵又報告,說來了一千個騎兵,步兵數(shù)都數(shù)不清。曹操說別報了,然后下命令,下馬,原地休息。將領就不懂了,說敵人都撲過來了,我們應該上馬準備啊,我們怎么下馬原地休息呢?再說我們從白馬運過來那些輜重,就是糧食、布匹,七七八八的東西都在路上呢,我們起碼要把這些東西都運回軍營去,準備迎戰(zhàn)吧。曹操說不要管,曹操說你不要管,都給我下馬,坐在地上休息。這又是曹操的一計,什么計呢?誘敵之計,果然劉備和文丑帶著騎兵沖過來以后看到一地的東西,都是好東西啊,所以騎兵就開始猶豫,猶豫了一陣以后都抵擋不住誘惑,全部都下馬來去撿那些東西,搶那些寶貝,這個時候曹操一聲令下,上馬!沖鋒號吹起來,戰(zhàn)鼓擂起來,殺聲喊起來,六百鐵騎從高坡上傾斜而下,頓時打得袁軍滿地找牙,文丑也被立斬馬下。誰殺的?不知道,《三國演義》說是關羽,正史無記載,估計可能也是關羽,因為就是這次戰(zhàn)爭以后,關羽就留下了一封書信,一封感謝信,封存了曹操給他所有的賞賜,騎上他的赤兔馬去尋找那個比兔子跑得還快的哥哥去了。而且文丑被殺了以后劉備是掉頭就跑,劉備這人這個本事還是比較大的。這就是官渡戰(zhàn)爭的第一個階段。
28#
 樓主| 發(fā)表于 2007-2-9 16:37:16 | 只看該作者
  * 在官渡之戰(zhàn)的交鋒階段,曹操聲東擊西,攻其不備,打了袁紹一個措手不及,不僅解了白馬之圍,還折了袁紹兩員大將,曹軍可以說是初戰(zhàn)告捷。然而袁紹雖然初戰(zhàn)失利,但卻在兵力上仍然占有優(yōu)勢,曹軍想徹底取勝還需時日,那么接下來的雙方較量又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呢?

官渡之戰(zhàn)的第二個階段 相持階段

  這個戰(zhàn)爭打完了以后,曹操心里很明白,自己其實不是袁紹的對手,因為袁紹當時號稱是十萬精銳部隊,曹操呢,按照《三國志》的說法,不足一萬。當然,給《三國志》做注的裴松之認為這個數(shù)字是不準確的,曹操的軍隊怎么算也不只一萬人,估計也就是兩三萬,肯定是以少勝多,以寡敵眾啦。所以曹操明白,延津、白馬不可守,于是曹操雖然打勝了仗,退軍官渡。而袁紹呢,他覺得他牛啊,曹操打勝了仗還往回跑肯定是膽怯,是打不贏嘛,我們就應該前進,于是袁紹就進軍官渡。但是袁紹不知道曹操這個決策是很務實的,曹操知道這個時候我如果在白馬和延津和袁紹對抗的話我是不合算的,我寧肯往后退一步,退一步有什么好處呢?拉長了敵方的補給線。我們看一下地圖就知道,許都在這兒,官渡在這兒,鄴城在這兒,黎陽在這兒,白馬在這兒,在白馬打仗曹操的補給線長,在官渡進行戰(zhàn)爭袁紹的補給線長,所以曹操叫做敵進我退。但是退到官渡呢,曹操也無路可退了,于是袁紹就在官渡這個地方扎起了營壘,曹操也相應地扎起了營壘,戰(zhàn)爭進入第二個階段:“相持階段”。

  這個階段的戰(zhàn)爭技術含量很高,袁紹先是在自己的營壘里邊壘高丘,他把土弄來做成一個小山,上面再蓋樓,然后派他的弓箭手居高臨下地對著曹營射箭。這個厲害,好像現(xiàn)在的火箭炮似的,曹操(的軍隊)死傷很重。那么曹操想怎么對付他,于是他制造了一個機器,叫做發(fā)石機,這個機器什么樣子我現(xiàn)在也描繪不出來,反正它能夠把這么大一顆石頭像炮一樣地打過去,發(fā)明了這么一個機器,做了一批這個機器,然后把大石頭一個石頭一個石頭地往袁營里面發(fā)射。這樣相持了幾個月,雙方是不分勝負,但是都很疲勞

 

  有一天從許都運軍糧的車子開進了曹操的軍營,曹操去勞軍。曹操這個人對士兵還是很好的,他看見運糧的那些運輸隊非常辛苦,面黃肌瘦,有些運夫穿不起鞋,是光著腳趕路的,滿腳都是老繭,甚至磨破,流血。曹操看了以后非常難過,曹操就走過去和他們問長問短,問寒問暖,然后拉著他們的手說:弟兄們辛苦了,請大家再給我十五天的時間,只要十五天,十五天以后我再也不讓你們這么辛苦了。也就是說,十五日之內(nèi)要結(jié)束戰(zhàn)爭。曹操他有這個把握嗎?沒有,實際想法是曹操不想打了,他準備在十五日之內(nèi)撤軍,不打了,太累了,受不了了,他寫了一封信給留守在許都的荀彧,但是荀彧反對。荀彧說,明公啊,這一仗咱們打也得打,不想打、不能打也得打,請明公想一想,袁紹這一回是傾巢而出,十萬精兵全部拿出來了,就是要和我們決一死戰(zhàn),他是不會善罷甘休的,你退他還要進,你沒有退路了,只能頂住。那么曹操又去征求賈詡的意見,賈詡說,曹公啊,你有四個方面比袁紹強:你的智慧超過袁紹,勇敢超過袁紹,用人超過袁紹,決斷超過袁紹,你有四個方面超過袁紹,為什么打了半年還不能勝利呢?根本原因是你總想萬無一失,你顧慮太多了,只要你下定決心,集中兵力,一定能夠勝利。

  賈詡和荀彧的意見是對的,戰(zhàn)爭是一種風險極大的事情,尤其是在冷兵器時代,誰都沒有必勝的把握,在戰(zhàn)爭中做到萬無一失是很困難的,這就需要主帥的意志,在這種情況下,戰(zhàn)爭的勝負往往決定于主帥的意志是否堅強,而最后的勝利也往往存在于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29#
 樓主| 發(fā)表于 2007-2-9 16:37:32 | 只看該作者
  * 在官渡之戰(zhàn)的第二個階段,曹袁雙方相持不下,各有損耗。曹軍糧草將盡,士卒疲乏,曹操幾乎失去了堅守的信心,他開始頂不住了,心生撤軍的想法。那么,此時已經(jīng)軍心動搖的曹操會撤軍嗎?還會有什么機遇等待著曹操呢?

官渡之戰(zhàn)的第三個階段 轉(zhuǎn)折階段

  機遇說來就來,由于三件事情的發(fā)生,戰(zhàn)爭進入了第三個階段:“轉(zhuǎn)折階段”。

  第一件事情,劉備開溜。官渡之戰(zhàn)相持階段的時候,袁紹曾經(jīng)派劉備南下,到許都附近去騷擾。聯(lián)合了一個背判曹操的原來黃巾軍的一個人,叫劉辟,他們兩個人在許都周圍騷擾曹操,最后被曹軍打得落花流水。劉備回到官渡以后,就跟袁紹說,這樣打下去不行啊,我們是不是應該聯(lián)合一下南方的劉表,我們聯(lián)合劉表讓劉表在南方攻打曹操一下不就行了嗎。袁紹一想有道理啊,那你去吧,你和劉表不都是劉家的人嘛,當然是劉備去做這個使節(jié),就批準劉備帶著自己的軍隊去聯(lián)合劉表。

  劉備聯(lián)合什么劉表啊,他就是開溜嘛!劉備為什么要開溜呢?一種可能是他打了敗仗回來以后袁紹給他的臉色不好看,這是一部分歷史學家的猜測,但這種可能性不是很大,或者是有也不是很重要。為什么呢?第一個,袁紹父子對劉備還是蠻客氣的,根據(jù)史書上的記載,非常敬重;第二,就算這一回袁紹臉上不好看,劉備他也是能夠忍受的,因為劉備這個人他一向都是在投靠這個、投靠那個,他曾經(jīng)投靠公孫瓚打袁紹,后來又投靠掏謙打曹操,后來又投靠曹操打呂布,現(xiàn)在又投靠袁紹打曹操,他都換了多少回了,這個臉色難看一點他能忍住。我覺得他恐怕就是海輪上的耗子,最先知道這個船會不會翻,他政治上很敏感,他可能已經(jīng)預料到袁紹要失敗了,所以他溜之乎也。這個事當時沒有引起足夠的注意,但是我覺得這是一個征兆,這是第一件事情。

 

  第二件事情,許攸叛逃。許攸叛逃的原因有三個說法,第一個說法是許攸貪財,袁紹不能滿足他,所以他投奔曹操;第二個說法是許攸的家人為非作歹,被留守在鄴城的審配下了大獄,所以許攸叛逃;第三種說法是許攸向袁紹建議,我們現(xiàn)在應該抄小路到許都去把天子劫持了,袁紹不采納他的建議,所以叛逃。其實這三種說法是可以統(tǒng)一起來的,那就是許攸發(fā)現(xiàn)他在袁紹這里計謀也不能得到使用、他的欲望也不能得到滿足,那么他覺得不能待下去,他投奔曹操。而許攸這個人是很重要的,他是袁紹最早的謀士,掌握了大量的軍事機密,而且他這個人是非常聰明的、有很多主意的人。他一投奔曹操,曹操拍手大笑,吾事濟矣,哈哈,這下我這個事好弄了。許攸一投奔曹操,馬上就跟曹操出了一個主意:火燒烏巢。這個烏巢在哪里呢?烏巢在這里,烏巢這個地方是袁紹的囤積軍糧的地方,是個糧庫。許攸給曹操出主意,派騎兵突襲烏巢,一把火把袁紹的軍糧燒它個干凈,曹操馬上采納這個計策,連夜趕往烏巢。

  那么在這個時候,就發(fā)生了第三件事情,張郃反水。張郃也是袁紹手下的一員大將,比顏良、文丑其實還好,顏良、文丑是有勇無謀,張郃是有勇有謀。當時袁紹這面得到曹操奇襲烏巢的消息以后,張郃就向袁紹提出來,必須立即增援烏巢,如果我們把烏巢丟了,我們連退路都沒有了,我們肯定是一敗涂地。但是袁紹手下有個謀士叫做郭圖的不贊成,郭圖說我們現(xiàn)在應該去打官渡,我們一打官渡,那曹操走到一半兒他就會回來救官渡,烏巢之圍不解自救。袁紹覺得郭圖這個辦法好,就采納郭圖的辦法,派一支很不怎么樣的軍隊,派輕兵去救援烏巢,派重兵去攻打官渡。張郃說,主公這樣不行,官渡這個地方是曹操的大本營,我們哪里是一會兒工夫能夠拿下來的,要能夠拿下來我早拿下來了,我們打了這么久就因為它拿不下來嘛,救烏巢吧!袁紹說不不不,就這樣,打官渡。結(jié)果怎么樣呢?烏巢失守,軍糧全部燒光,而官渡打不下來。這個結(jié)果就證明郭圖的這個主意出錯了,對不對,郭圖就很緊張,緊張以后他干什么事?他跑到袁紹那兒去打小報告,說主公,張郃聽說我們丟了烏巢他幸災樂禍呀,他說證明他正確。郭圖拿準了袁紹這個家伙死要面子,袁紹馬上起了疑心。張郃一看這下子完了,前方失利,后院失火,走投無路,和他部下高覽一合計,算了,咱投降吧,把戰(zhàn)車一燒,舉起旗子來投降曹操。

  這個時候張郃是在官渡,曹操在烏巢還沒有回來,正在從烏巢回來的路上,守官渡的是曹操的軍師荀攸和曹操的大將曹洪。當時張郃和高覽帶著部隊來投降,曹洪說這是真降還是詐降?荀攸說不要猶豫了曹將軍,趕快開門,肯定是真投降,打開營門,張郃進來。張郃投降以后曹操從烏巢也回來了,大喜過望,拉住張郃的手,這是韓信降了劉邦啊!

官渡之戰(zhàn)的第四個階段 決勝階段

  好了,劉備開溜,袁紹失了外援;許攸叛逃,袁紹丟了智囊;張郃反水,袁紹折了臂膀。三件事情都證明袁紹大勢已去,戰(zhàn)爭迅速進入第四階段:“決勝階段”。這個階段就簡單了,就是曹操按照賈詡的建議,集中兵力進行反攻,而袁紹這邊已經(jīng)軍心大亂了,不堪一擊,袁紹本人帶著他的長子袁譚跳上馬掉頭就往北跑,什么都顧不上了。稀里嘩啦的,這場戰(zhàn)爭就結(jié)束了。

  曹操來到袁紹的大帳里面,發(fā)現(xiàn)袁紹的大帳里面放著圖書、珍寶、古玩,你說你出去行軍打仗你帶這些東西干什么?干什么,擺譜。袁紹總認為自己名士風流,儒將風度,走到哪兒都把書啊、什么珍寶古玩都帶著,弄個架子架著,擦得干干凈凈的,這個風度好極了,結(jié)果呢,全部變成了曹操的戰(zhàn)利品。這件事情是在建安五年的十月,這一仗以后,袁紹集團一蹶不振。
30#
 樓主| 發(fā)表于 2007-2-9 16:37:55 | 只看該作者
  * 官渡之戰(zhàn),以曹操的全面勝利而宣告結(jié)束,曹操以少勝多,出奇制勝地擊敗了袁紹的十萬大軍。這一戰(zhàn),使曹操最終在黃河中下游流域、當時中國最繁榮、文化最發(fā)達的地區(qū)奠定了他無可爭辯的統(tǒng)治地位。而失敗了的袁紹最終的下場和命運又將怎樣呢?

  建安七年五月,袁紹發(fā)病嘔血而死。建安九年,袁紹的接班人袁尚被曹操擊敗。建安十年,袁紹的長子袁譚被曹操所殺。建安十二年九月,遼東太守公孫康謀殺了袁紹的接班人袁尚和袁紹的二兒子袁熙,把這兩個人的人頭送到了曹操的帳下,從此袁氏集團滅亡。袁尚和袁熙之死還有兩個小插曲。

 

  當時這倆小子跑到了公孫康的那個地方,遼東太守公孫康那個地方。大家都說要打一(仗),曹操說用不著,等著吧,公孫康會把這兩個人的人頭給我送來的。大家說為什么呢?曹操說很簡單,他說這兩伙人根本就是同床異夢,而且雙方都會打?qū)Ψ降闹饕猓覀円潜萍绷耍麄兙蜁o密地勾結(jié)起來;我們放他一馬,他們自己就打起來。果然,袁尚和袁熙跑到公孫康那兒去了以后,兄弟倆一琢磨說,我們哪次請公孫康喝酒,我們把他做了,這地盤不就是咱倆的了么。公孫康想什么呢,說這兩個家伙得罪了曹操,跑到我這兒來,我怎么跟曹操交待?我請他們喝酒,也把他們做了。結(jié)果被做了的是袁尚和袁熙,也真的是在酒宴上,公孫康設了一個鴻門宴,把這倆小子抓起來捆起來,扔地上。這兩個人說,哎呀這地上冷啊,十一月嘛,冬天,這地上冰涼的,能不能給個墊子給我們坐一坐?公孫康說,哎呀,你們兩個的人頭都要出遠門了,要什么坐墊啊!

  所有這一切,都在曹操的預料之中,所以我反復強調(diào)一個觀點,在政治斗爭和軍事斗爭中,取得勝利的人是洞悉人性的人,是能夠琢磨對方心思的人。袁譚死了,袁熙死了,袁尚死了,袁氏家族從此退出歷史舞臺了,所有這些都根源于官渡之戰(zhàn)。官渡之戰(zhàn)以后,當時中國的局勢就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轉(zhuǎn)變,北部中國基本上是姓曹的了。

 

  這個結(jié)局在袁紹那邊有兩個人早就預見到了,一個是他的謀士沮授,還有一個是他的謀士田豐,這兩個人堅決反對袁紹發(fā)動這樣一場戰(zhàn)爭。而田豐反對得更激烈一些,田豐說,我們現(xiàn)在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壯大自己,我們壯大自己的同時我們可以派小股部隊去騷擾曹操,我們的部隊分成好幾股,從不同的方向出發(fā),曹操救援東邊我們就打西邊,曹操救援西邊那我們就打東邊,反正讓他疲于奔命,我們以逸待勞,這樣用不了三年,這個事情就水到渠成了。現(xiàn)在主公您集結(jié)十萬精銳部隊孤注一擲,萬一打敗了怎么辦?袁紹說哪里有萬一啊?什么萬一啊?我怎么會打敗啊?田豐說,主公,不能這樣啊!田豐也是袁紹的老謀士了,也可能是有點倚老賣老,拼命地攔住不讓袁紹發(fā)動這場戰(zhàn)爭。袁紹勃然大怒,你干什么你?我現(xiàn)在部隊已經(jīng)集結(jié),軍號已經(jīng)吹響,我就要出征了,你老在這兒說失敗了怎么辦、失敗了怎么辦、失敗了怎么辦,烏鴉嘴呀,再說,再說我殺了你,關起來,關到監(jiān)獄里去,擾亂軍心,動搖軍心,詛咒我出師不利,你先在監(jiān)獄里給我待著,等我凱旋回來的時候看你有什么臉面來見我!

  一年多以后,官渡之戰(zhàn)失敗的消息傳到了鄴城,事實證明田豐是正確的,于是朋友們到獄中來看望田豐,并向他表示祝賀,說田兄啊,這下你就可以出獄啦,這下你就會得到重用了,因為事實證明你是正確的呀。田豐聽了這個消息以后,仰天長嘆,唉,這一回我是死定了!大家說這為什么,這怎么可能啊?不是證明你的正確的嗎?是啊,為什么,怎么可能啊,請看下集,勝敗有憑


上一集我們講了官渡之戰(zhàn),官渡之戰(zhàn)的結(jié)局大家現(xiàn)在也都知道了,就是曹操以弱勝強,以寡敵眾,大獲全勝。這個結(jié)局其實早在袁紹的兩個謀士沮授和田豐的預料之中,因此沮授和田豐當時堅決反對袁紹發(fā)動這樣一場戰(zhàn)爭,其結(jié)果是沮授被曹操俘虜,田豐被袁紹關進了大獄。而且我們上一集講到,當袁紹集團戰(zhàn)敗的消息傳到鄴城的時候,朋友們?nèi)タ赐镓S,說田兄這一下可就有出頭之日了,而田豐的回答是我這一會是死定了。

  田豐為什么會這樣回答呢?田豐到底死了沒有呢?我們先來總結(jié)一下袁紹這場戰(zhàn)爭為什么要失敗,然后就來回答這個問題。

  袁紹這場戰(zhàn)爭為什么會失敗呢?因為他這一場戰(zhàn)爭不正義。

  沮授和田豐反對袁紹發(fā)動這場戰(zhàn)爭的主要原因就在這里,他們都向袁紹提出了這場戰(zhàn)爭的正義性問題。沮授說,現(xiàn)在天下大亂,民不聊生,我們的皇帝也剛剛才安定下來,你這個時候發(fā)動這個戰(zhàn)爭有道理嗎?沒有。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獲得了冀州、青州、幽州、并州四州之地,消滅了在北方的公孫瓚,我們應該向皇上報捷,我們應該把我們這么多年來安定國家、統(tǒng)一國家做的這些事情向皇帝報告。如果曹操他攔住我們,不讓我們報告,那我們就趁機告他曹操一狀,說他阻塞王路。同時,我們可以采取運動戰(zhàn)、游擊戰(zhàn)、持久戰(zhàn)的方式來對付曹操,我們可以不停地出兵騷擾他,讓他不得安寧,讓他疲于奔命,然后我們再來對付他。

  這個意見是正確的,第一,先把曹操放在不義的這樣一個位置上,把曹操的政治優(yōu)勢變成他的政治劣勢,這叫做有理。以強抗弱,以逸待勞,用運動戰(zhàn)、游擊戰(zhàn)、持久戰(zhàn)的辦法來對付曹操,成本低、風險小、效益大,這叫做有利。步步為營,循序漸進,見好就收,掌握時機來消滅曹操,這叫做有節(jié)。有理、有利、有節(jié),這樣的謀略就是一個好的謀略。
袁紹不聽,聽誰的呢?聽郭圖的,聽審配的,審配和郭圖都主張按照袁紹的決定,立即集結(jié)十萬精兵,向許都挺進。那么審配和郭圖為什么要這樣主張呢?我個人看法,在于審配可能是糊涂,郭圖就是拍馬屁,因為郭圖這個人他很清楚袁紹是急功近利,好大喜功,自以為是,剛愎自用的。袁紹他現(xiàn)在很牛啊,他覺得他氣壯山河,他可以氣吞萬里如虎,他現(xiàn)在求勝心切,他不耐煩搞什么運動戰(zhàn)、游擊戰(zhàn)、持久戰(zhàn),還磨蹭三年,才能把曹操干掉,他不耐煩,他不痛快,他不瀟灑呀。郭圖是知道袁紹這個人的性格的,郭圖說,這個用不著了,兵書上說十則圍之,五則攻之,敵則戰(zhàn)之,什么意思?就是我們的力量如果十倍于敵人,我們就把他圍起來;如果五倍于敵人,我們就去進攻;如果和敵人正好相當,我們就可以打他一仗。現(xiàn)在我們的軍隊是曹操的十倍啊!我們?yōu)槭裁催要做這種小動作呢,什么運動戰(zhàn)、游擊戰(zhàn)、持久戰(zhàn)?以我們袁公之英明、神武,以我軍之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消滅一個小小的曹操那不是易如反掌嗎!

  這是一套空話,馬屁精最會說這種話。馬屁精的話是最靠不住的,但是袁紹是個喜歡拍馬屁的人,他聽了以后馬上就沾沾自喜了。沮授一看情況不妙,就再出來說話,這一回沮授的話就說得比較重了,拒收說:平定動亂,誅滅殘暴,這個叫做義兵;窮兵黷武,仗勢欺人,這個叫做驕兵。義兵從來就是勝利的,驕兵從來就是要失敗的。現(xiàn)在天子在許,我們師出無名,于義則違,在政治上就先輸了一招;而我們恃強凌弱,仗勢欺人,在道義上又輸了一招;如果我們再不講究一點策略,我們還要急功近利,我們還要先發(fā)制人,我們還向畢其功于一役,那么我們在策略上又輸了一招,這個戰(zhàn)爭是肯定打不贏的。

  這個話時說到了根本上,戰(zhàn)爭是什么?戰(zhàn)爭是政治的延續(xù),所以進行一場戰(zhàn)爭,政治上是否有利、道義上是否有理是非常重要的,而袁紹的虧是首先就虧在這個地方。可以說,政治上失利,道義上失理,戰(zhàn)略上失策,是袁紹失敗的首要原因。
另外袁紹在指揮上也失誤。曹操棲息白馬的時候,他不守白馬去救延津,中了曹操聲東擊西、調(diào)虎離山之計是一誤。曹操以退為進,拉長他的補給線,袁紹上當受騙,挺進官渡是二誤。相持階段,許攸建議袁紹出奇兵突襲許都,劫持天子,袁紹不采納是三誤。曹操奇襲烏巢的時候,袁紹不派重兵救烏巢,聽信郭圖的建議,派重兵攻官渡,丟了烏巢,這是四誤。可以說在這場戰(zhàn)爭中,袁紹的指揮是一誤再誤,所以有人說官渡之戰(zhàn)的結(jié)局與其說是曹操用兵如神,不如說是袁紹愚蠢透頂。俗話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主帥是這個水平,這場戰(zhàn)爭是肯定打不贏的。

  袁紹指揮失誤的根本原因在于此人缺少帥才,他的特點是什么呢?叫做見事遲,什么叫見事遲?就是反應慢,總是不能立即做出決斷,而且優(yōu)柔寡斷。我們前面講過,官渡之戰(zhàn)正式打響之前,袁紹的軍隊開過來了,曹操的軍隊也開過來了,隔河相峙,這個節(jié)骨眼上曹操居然忙里偷閑打了劉備一家伙。當是曹操決定打劉備的時候大家都反對,說大敵當前,我們的頭號敵人是袁紹啊,為什么不打袁紹我們?nèi)ゴ騽淠兀坎懿僬f劉備才是真正的英雄,必須趁他羽翼還沒有豐滿把他干掉,否則就來不及了。大家說,我們?nèi)绻ゴ騽洌B抄我們的后路來襲擊我們怎么辦?曹操說放心吧,這哥們兒我太熟悉他了,老朋友了,見事遲,等我們打完劉備以后他才反應得過來,你等著吧。果然,袁紹就失去了一個大好的戰(zhàn)機。實際上這個時候田豐是建議袁紹襲擊曹操的,袁紹說什么呢?你看我這個小兒子正生病呢,發(fā)高燒,打什么仗啊?氣得田豐拿著手杖在地上杵著說,哎呀,有這樣當帥的嗎?大好戰(zhàn)機不趕緊抓住,你管你小兒子發(fā)什么高燒啊你,真是,這是袁紹自己發(fā)高燒這叫。
那么指揮失誤的又一個原因,是袁紹用人失當。袁紹手下是很有些人才的,所以當時袁紹來進攻曹操的時候,孔融就斷定曹操打不贏,孔融就跟荀彧說,孔融說了這樣一段話,孔融說:“田豐、許攸,智計之士也,為之謀。審配、逢紀,盡忠之臣也,任其事。顏良、文丑,勇冠三軍,統(tǒng)其兵,殆難克乎。”有這么多人才,我們怎么打得贏呢?荀彧說不要緊,為什么?袁紹那邊確實有很多人才,但是這些人才他都有毛病,什么毛病呢,荀彧說:“田豐剛而犯上,許攸貪而不治,審配專而無謀,逢紀果而自用。”就是田豐這個人他雖然考慮問題、做出判斷都很對,但這個人脾氣太硬,他老是頂撞上級,這個老頂撞上級的人是沒有哪個領導會喜歡的,所以他的正確的建議不會被袁紹采納。許攸這個人的鬼點子也是很多的,但是這個人很貪婪,他貪得袁紹已經(jīng)不能滿足他了,所以這種人他的忠誠是有問題的。審配這個人忠誠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他想問題很狹隘,他不周全。那么逢紀這個人忠誠也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很霸道。所以荀彧斷定,他說許攸的家人是肯定要犯案子的,因為貪婪嘛,貪得無厭,他肯定要出事,他一旦出了事,審配和逢紀這兩個人因為是大公無私的,執(zhí)法如山的,肯定不留情面,會把他的家人給抓起來的,一旦他的家人被抓起來了,許攸一定叛逃;至于顏良、文丑,匹夫之勇,一戰(zhàn)可擒也。結(jié)果全部都在荀彧的預料之中。

  其實,這些人才有毛病也沒關系,你說誰沒毛病?是人就有毛病,你有毛病,我有毛病,大家都有毛病,所以有毛病它不是個問題,問題在于哪里呢?問題在于一個主帥要做到知人善任,他要怎么樣呢?他要很清楚地明白自己的手下每個人都有哪些優(yōu)點、哪些缺點、哪些長處、哪些短處,然后揚長避短地來使用,這就叫做知人善任。袁紹沒有這個能耐,袁紹用人的原則很簡單,就是我高興;他高興的原則也很簡單,誰拍他馬屁他高興,誰提意見他討厭誰。田豐不斷地提意見,下了大獄,沮授不斷地提意見,把他冷落在一邊。實際上我們前邊講到袁紹的指揮失誤,每一次指揮之前其實都有沮授的正確意見,他就是不聽,因為沮授不會順著他的毛摸,不會吹牛拍馬、阿諛奉承,袁紹就喜歡郭圖這樣會拍馬屁的人,最后形成一個什么樣的結(jié)果呢?就使我們覺得袁紹這個人好像有一種天才,凡是對他有利的正確的意見他一定是不聽的,凡是對他不利的錯誤的意見他一定是要聽的,那才是怪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開放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手機訪問本頁請
掃描左邊二維碼
本網(wǎng)站聲明
本網(wǎng)站所有內(nèi)容為網(wǎng)友上傳,若存在版權問題或是相關責任請聯(lián)系站長!
站長電話:0898-66661599    站長聯(lián)系QQ:12726567   
站長微信:hainanok
請掃描右邊二維碼
www.myujob.com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天津大學論壇 ( 瓊ICP備12002442號 )

GMT+8, 2025-10-28 02:58 , Processed in 0.705437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校園招聘信息

© 2001-2020 天津大學論壇校園招聘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