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5月11日,天津大學“深海油氣管道安全可靠性”學術研討會在會議樓第五會議室召開。上海交通大學海洋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馬寧,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新世紀千百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中國科學院力學所環(huán)境力學重點實驗室主任劉青泉,大連理工大學工程力學研究所副所長徐新生,中海油水下系統(tǒng)與產(chǎn)品研究設計所副所長姜瑛,中國科學院力學所水動力學與海洋工程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曾曉輝,大連理工大學工程力學系教授張亞輝,大連理工大學深海工程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呂林等一批校外海洋工程方面的專家以及我校建工學院、機械學院、材料學院、精儀學院師生參加會議。會議由天津大學副校長余建星主持。 會上,余建星就深海油氣管道的安全可靠性做了主題報告。余建星指出,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油氣消費國,油氣的穩(wěn)定供應是國家安全、穩(wěn)定和發(fā)展的必要保障,而油氣資源將來的增長主要來自深海,因此需加快深海油氣開發(fā)步伐,解決相關基礎理論和關鍵科學問題。作為油氣開發(fā)的重要組成,深海油氣管道系統(tǒng)面臨極端荷載和多種不確定性因素的復雜環(huán)境,一旦失效將造成嚴重后果。目前,深海油氣管道安全主要面臨極端環(huán)境、隨機性和災害防控三方面的挑戰(zhàn),因此建立深海油氣管道安全可靠性的理論體系對于保證深海水下油氣生產(chǎn)及輸送安全甚至國家的海洋資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隨后,與會專家圍繞深海水下輸送系統(tǒng)安全運行與風險控制的基礎問題,就輸送結構力學特性和失效機理、全壽命周期的風險評價和可靠性分析體系、結構防護和應急維修技術手段等深海水下油氣輸送關鍵技術問題進行了討論和交流,并在深海油氣管道安全可靠性的基礎理論的重要科學意義上達成了共識。 |